新河三角洲棚改成功案例
新河三角洲棚改成功案例
新河三角洲城市开发建设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未开发前是贫困人口密集、人居条件恶劣、水患严重的旧城区,属三类工业区和典型的棚户区。区内集中了35家污染企业,其中90%的企业处于停产或濒临破产状态;有居民和企业职工近3万人,50%左右靠领取低保补助生活,40%左右的拆迁户户均居住面积低于40平方米。
同时,三角洲四周高、中间低的低洼地形,沿用传统的开发模式需要大量填充土方,工程量巨大,一直是长沙旧城改造的“老大难”。2007年,北京北辰公司和北京城建公司以92亿元联合竞得新河三角洲78.5公顷经营性用地,开始着手这一地区的改造。项目计划投资300亿元,总建筑面积53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24万平方米,公共建筑109万平方米。
经过深入调研论证,长沙市决定按照“人车竖向分流”的模式重新开发这片区域,既要改变片区的恶劣居住环境,又要充分利用该地区两水交汇的滨水景观资源和三面环路的良好交通条件。该模式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在海拔32米左右标高形成快速便捷的机动车动态交通系统;在38米标高以下架空两层,形成可容纳3万个停车泊位的静态交通系统;在标高约38米平台层,形成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以及绿地率高于50%、舒适宜人的立体绿化系统。3个系统通过竖向分离,实现交通组织效率和绿化效率的最大化。
和传统开发模式相比,新的开发方式减少地下室开挖深度3米~4米,节约土方开挖总量约240万立方米。总建筑面积由300多万平方米增至540万平方米,容积率由2.0增至2.8,开发强度提高了40%,相当于节约土地58.62公顷。以300万元/亩计算,土地增值26.49亿元,同时可节约工程投资2.23亿元,绿地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该项目被国土资源部和科技部列为“十一五”科技创新课题,不但实现了空间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土地的集约利用,而且使土地资产的价值得以充分显现。
新河三角洲棚户区改造工程是长沙市湘江滨水区开发建设的龙头项目和长沙“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该项目位于开福区,西临湘江,北抵浏阳河口,南起319国道,东至芙蓉北路,共有棚屋面积70.75万平方米,房屋6000余栋,设计2.3万户,7.8万人,项目总用地面积2121亩,该项目政府性投入约50亿元,规划总体定位为建设长沙的城市核心功能区,以“滨江文化园”(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音乐厅)为龙头,融商贸金融、生活休闲于一体,用3—5年时间将之打造成文化品位高、人居环境优、休闲娱乐雅、交通购物便的“黄金三角”,使之成为长沙美轮美奂的“城市名片”和“世纪精品”。
新河三角洲棚改项目旧貌:
新河三角洲棚改项目新貌: